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,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
:::* 瀏覽位置:首頁 > 109年
  • 字級選擇
  • 大
  • 中
  • 小

109年


「嬰幼兒情緒教室--應用班」第三堂課活動花絮

  • 發佈日期:2020-11-11
  • 照片說明文字時間:2020/11/10
    講題:相煎何太急~手足之爭
    講師:吳詠葳 博士/臨床心理師

    杏璞安之講堂,今日嬰幼兒家長情緒教室(應用班)請到日安心理健康中心.心理治療所 吳詠葳副所長來跟學員談:相煎何太急~手足之爭

    從原生家庭的經驗出發,我們知道,在現代的教養是不可能透過「兄友弟恭」、「大的要讓小的」、「小的要聽大的」、這類的「道理」來排解手足之間的紛爭。這樣的方式,往往會讓孩子內心有著怨懟、委屈或匱乏。
    孩子在不同階段的發展都會有不同的「需求」與兄弟姐妹間的關係也會隨之變化。
    👶幼童階段:想要保護自己的玩具及所有物,開始學習維護自己。
    👦學齡孩童階段:對公平與否有很強烈的觀念。
    🙎‍♂️青少年階段:發展自主的階段。
    不同階段的發展會影響孩子如何與手足相處,爭吵的方式也會不一樣。父母需要看見的,是孩子內心的需要。孩子要的,只是被關注,感受到被理解、被接近與被重視。而這些,父母若能在手足戰爭開始之前,就察覺自己的情緒,讓自己靜下心來,好好與孩子對話,聽懂孩子的心聲,給予孩子同理與尊重。往往如此,手足間的計較與紛爭,就能化解了。
    手足教養最重要的,是讓孩子彼此需要的聲音都被聽見、都被重視、都被肯定到,當孩子內心被滿足後,自然也會將自己的愛分享出去。

    文字說明
  • 推上Facebook 推上twitter 推上噗浪
*回上一頁 *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