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,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
:::* 瀏覽位置:首頁 > 教育類
  • 字級選擇
  • 大
  • 中
  • 小

教育類


啥咪!這麼小也會有焦慮?當嬰兒產生"陌生人焦慮"時該怎麼辦?--廖璽璸醫師

  • 發佈日期:2016-10-24
  • 照片說明文字  有一個研究顯示(Ellsworth, Muris & Hains, 1993),三個月大的嬰兒對陌生人的笑臉,相對於可愛的玩偶(有笑臉),展現出笑容的比例要大上好幾倍!這種喜愛他人的友善現象,甚麼時候變了?變的"生人勿近",還變的唯有"指定人選"才接受!

      大部分的嬰兒在6-8個月左右開始浮現對人及情境的害怕恐懼。之前被偶爾來訪的外公外婆喜孜孜地抱在懷裡,暖在心裡的心肝寶貝,開始"不從!";頭兒一轉,甚至開始哭泣,教一心思念的長輩不免有些失落!我們稱之為"陌生人焦慮"。

      是的!是焦慮!對陌生人的焦慮在與照護者形成依附之後逐漸顯現,令父母一則以喜,一則以憂,喜的是小小人兒對自己付出的愛有了回應,那種被需求的感覺多麼使人感到安慰;憂的是沒有"槍手"可以替代也是十分累人的。

      接著更解事了,看到媽媽換了衣服,拿起菜藍準備出門,就開始大哭,這是分離焦慮,略晚發生,大概在一歲半就很明顯,之後甚至可持續到小學,個別差異漸漸顯現。

      這些焦慮與恐懼原來是人類生存的武器,用以應付可能的敵人與惡劣的環境,可是現在的社會,父母急著要出去謀生賺錢,如果日日上演"生離死別"的劇碼,心疼之餘,還真是頗為頭痛呢!嬰幼兒小小的腦前額葉一時也還無法發展出能夠了解"離開了還會再出現"的認知。(看看有多少小寶貝喜歡丟東西,來測試會不會再出現的把戲,就知道這個認知是需要時間累進以形成的。)

    <講義內容,請參閱相關附件>

  • 推上Facebook 推上twitter 推上噗浪
  • 相關附件:
  • *啥咪!這麼小也會有焦慮?當嬰兒產生陌生人焦慮時該怎麼辦?--廖璽璸醫師
*回上一頁 *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