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,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
:::* 瀏覽位置:首頁 > 107年
  • 字級選擇
  • 大
  • 中
  • 小

107年


「幼兒家長情緒教室--應用班」第一堂課活動花絮

  • 發佈日期:2018-04-13
  • 照片說明文字【幼兒家長情緒教室-應用班】
    孩子,你為何這麼害怕與焦慮?
    孩子,你為何這麼害羞、怕生?

      今天是「幼兒家長情緒教室-應用班」第一堂課,由吳美華 醫師(吳美華小兒科診所負責人)主講「1.有怪物,怕怕!--害怕與焦慮。2.別躲呀!—害羞與退縮。」

      會場雖然有幼兒吵吵鬧鬧,哭聲笑聲不絕於耳;但這就是有嬰幼兒的父母親最佳寫照--心力交瘁之餘,仍一心想知道怎樣做才是對孩子最好的。

      雖然這些吵鬧聲的確削弱了上課的效果,不過還有什麼比得過這份母親的心意呢?感謝所有參與的學員都能彼此互相體諒。

      吳醫師強調焦慮與害怕是很早就有的情緒,因此家長面對陌生人焦慮與分離焦慮要有耐心,有方法的處理。以下摘要分離焦慮的處理原則:
    處理分離焦慮:有很多策略可以運用!
    (1)孩子小的時候,盡量不要離開過夜!
    (2)自己先想想分離之狀況,自己要先冷靜下來!
    (3)代為照顧者,是熟悉的人
    (4)協助照顧者了解孩子,及他的生活常規
    (5)留下一些可以提醒孩子你愛他的東西,如:相片、錄音帶等!
    (6)提前告知孩子,如:上學
    (7)強調會回來,回來之後可以一起做一些什麼事!
    (8)代為照顧者向孩子常提到你,而且保證你會回來!
    (9)具有心理準備,重逢時,孩子可能會有各種不同的反應
    (10)告訴孩子,你很高興回來跟他一起,找機會與他談你不在的時間,而且你多麼想他!
    (11)要注意孩子害怕再度分離的一些行為表現,如:夢遊、尿床、突然暴怒、容易挫折等,很多時候焦慮、恐懼是以其他形式來表現的!
    (12)與孩子玩一些遊戲,如:捉迷藏,讓孩子學習不見了,仍可以找回來!
    (13)絕對不要用威脅不愛他了,不要他了,來達到控制孩子行為之目的!
  • 推上Facebook 推上twitter 推上噗浪
*回上一頁 *到最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