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,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
:::* 瀏覽位置:首頁 > 108年
  • 字級選擇
  • 大
  • 中
  • 小

108年


「青少年家長情緒教室(共識班)」第二堂課活動花絮

  • 發佈日期:2019-03-20
  • 照片說明文字【青少年家長情緒教室(共識班)】第二堂課活動花絮

      2019/3/18 青少年家長情緒教室
    講題:麻吉父母,再走一次青春路
    講師:劉素芬 心理師

    一開始,講師拋出了許多問題讓大家思考,大家的回饋也相當熱烈,例如:孩子是到了青少年才開始挑戰權威嗎?學齡前的孩子及青少年都急於探索這個世界,但我們對他們的容忍度標準有一致嗎?對於3C這個議題,您對自己與孩子是否有雙重標準呢?身為父母的那些行為會引發青少年的地雷?

    劉素芬心理師歸納幾項青少年的特質:情緒變化大,反應強,喜歡挑戰權威,對很多事情有主見,爭取更多主自權利。父母若能了解及同理青少年,才能避色誤觸地雷,減少親子衝突,另外,講師也提出了父母轉型五大修煉,提供大家參考:
    1.體認嘮叨其實為自己
    2.默念孩子獨立真可喜
    3.宣布調整習慣慢慢來
    4.親子對談有四不:不要一提在提、不要翻舊帳、不要否定孩子、不要引發罪惡感
    5.有效規範三要:行動取代嘮叨、自然行為後果、善用客觀資訊。

    其中一位爸爸提出困擾,要孩子承擔「自然行為後果」,但最後受害者住往是父母,例如:孩子晚起,趕不上公車上學,最後還是得由父母代勞,送孩子去學校。劉素芬心理師徵求其它家長的對策,而其中一位媽媽回饋他與孩子間的互動:「你要求我送你學校,我可以幫忙,但現在是我準備上班的時間,你必須等我,請不要因為你的緊張,而造成我的壓力。」於是,媽媽準備就緒後,慢慢地騎上摩托車,慢慢地兩段式左轉,慢慢地安全將孩子送到校門口。從此之後,孩子上緊發條,極少晚起。
    劉素芬心理師總結,家長需要讓孩子知道您的底線,並且明白責任歸屬,孩子遲到是孩子該面對的問題,並不是家長。而這位高明的媽媽著實讓孩子自行承擔了「自然行為後果」,一來等待媽媽出門的心情,猶如熱鍋上的螞蟻,二來,由媽媽接送,似乎也沒有比較快。親愛的家長,您學到嗎?
  • 推上Facebook 推上twitter 推上噗浪
*回上一頁 *到最上面